在已知高程控制点间,用三角高程测量方法测定点位高程的导线这就叫做高程导线。在平面控制测量的基础上,将待求高程点构成导线的形式符合闭合于已知点上,并对向观测向临两点间的垂直角,以测定平面控制点高程的一种高程测量方法。
1.在“点管理”中新建线路控制点(要有两个及以上的控制点)
注意:在任务中“点管理”可新建控制点和未知点;也可在“设计信息-点信息-控制点”中新建控制点;通过“数据上传”点会随任务一起上传至平台
2.在“点管理”中新建线路未知点(即需要得到平差结果的点)

3.确保仪器或APP已完成设置。
a.添加限差模板
用户可以根据现场需要创建自定义限差模板,选择相应的模板类型(模板名称可自动生成,也可自定义修改),之后可对高程导线默认限差模板或自定义模板参数进行修改,点击“确认”创建自定义限差模板。

注意:勾选“将此模板设置为默认模板”后当“前默认限差模板”显示为该模板。

注意:“模板类型”选择为“自定义”是在选择在已有自定义模板的基础上修改创建。

b.修改删除模板
点击对应自定义限差模板尾部图标,可修改或删除该自定义限差模板。

可通过选择相应的模板类型(模板名称会根据上述选择自动匹配生成,不能修改仅查看显示),查看该预设模板的限差参数。
注意:这里仅能查看相关的限差参数,不能作修改操作。

显示当前默认使用的模板,可点击“更换模板”可在自定义限差模板或内置限差模板内选择切换默认限差模板。

点击“新建高程导线任务”进入导线新建测量任务界面,填写并选择下列信息点击“确认”任务创建成功。

1.任务名称:自动生成任务名称,一般格式为“任务+日期+时间”,也可自定义修改名称。
2.观测方法:中间观测法、单向观测法、对向观测法可以通过这三种观测方法得出导线每点的垂直角和斜距,最后平差得出测量结果。
注意:中间有未知点(加密点)需完成未知点的测量,才能进行平差。
a.中间观测法:隔点架站一次能够同时观测到两个目标点的中间位置。
注意:如果无法同时观测新建测站的话,进行操作转站即可。转站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转点1至未知点内。

b.单向观测法:每点架站在控制点上观测另一个加密点或控制点,不存在前后视,新建测站会固定生成一个观测方向的任务。如果精度要求不高的的话,选择观测一次的单向观测就行了。

c.对向观测法:每点架站在要观测的目标点上,进行对向观测,新建测站会固定生成两个观测任务。返测的高差值应该是相等的,只区别于正负值不一样。

3.架站次数:指进行测量的次数,测回数越多,可以减小随机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从而提高测量精度。
注意:只有中间观测法可以选择架站次数。
4.限差模板:根据自己的工程要求选择限差模板,限差模板中定义了角度和距离的限差值及测回数等,在测量过程中若实测值误差超过限差模板设定值则会弹窗提示。可在“自定义限差管理”中新建配置自己需要的限差模板。
5.测回次数:选择归零测量后在测量过程中会自动添加归零点。
6.备注:即注释,可不填。
进入任务后会显示“测站列表”界面,点击“点管理”可进入“高程导线点管理界面”。任务内的点管理功能,即于任务绑定的点,任务删除后,点管理内的点也会随即被删除,任务上传后,任务内创建的点也同时会被上传至平台以任务内部的数据计算显示呈现。

1.线路控制点:即用来定线路的点,需要有两个及以上控制点。
a.新建线路控制点:需要填入点名和高程(备注即注释,可不填)
b.线路控制点列表:新建后的控制点会显示在线路控制点列表中,可在新建测站中选择为后视点或前视点。
注意:新建测站中也可选择“设计信息-点信息-控制点”创建的控制点,会显示在“全局控制点列表”中。

2.线路未知点:即需要得到平差结果的点
a.新建线路未知点:未知点只需要填入点名即可(备注即注释,可不填)
b.线路未知点列表:新建后的未知会显示在线路未知点列表中,可在新建测站中选择为后视点或前视点。

进入任务的“测站列表”,点击“新建测站”新建测站至列表中。
注意:为了快速新建测站,可以直接使用前站参数

1.新建测站:通过填写相关设站参数并选择前后视点新建测站到测站列表中。

a.温度气压改正及仪器常数
注意:后续平差会进行相应的改正,不需要高精度的情况该部分参数默认即可
b.测站点
c.后视点:(已知点)
d.前视点(加密点或未知点)
注意:在新建测站里面选择前视点为转点或间歇点的同时,任务的点管理也会相应新增此点数据,利于任务数据一览
2.测站列表:显示当前测站点名,选择的后视点,前视点和测量任务状态。

测量操作就是对测站进行一个个完成左右盘的竖直角,斜距,平距的测量计算中值和指标差、距离差的过程。测站列表界面选择测站进入测量即可。
注意:新建测站勾选了的转点会在点管理内自动生成转点1无法删除,手动新建的未知点需要完成测量后,当前任务才能平差。
1.中间法测量如下:将架站在需观测的两个目标点之间

2.单向法测量如下:与中间法不一致的是,不存在前后视点的测量,具体解释可查看新建测量任务。

3.对向法测量如下:

当本期任务完成测量数据,进入任务列表点击平差结果按钮,任务状态将变为“已平差”状态,此时任务就可以上传了。
测站原始数据显示:

平差成果-站、点:

完成平差后任务状态会变成已平差,已完成测量的测站任务会是已测量。
数据上传后,可登录致测平台查看和导出导线测量任务数据,官网:https://www.zhizhuwang.online/